热门关键词: as xxx asDAfdbkISCZpo
“多一张文凭,帮自己加薪!”这是很多人对就读研究所的“实际”期待,但你知道,研究所毕业可为就业行情增值多少吗?同属热门领域的工程、信息、商管、财经,哪一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企业会愿意用更高薪资争取?
《远见》与104人力银行独家合作,针对教育部统计去年硕士毕业生最多的四大学群:工程、管理、财经、信息,以大数据对应科系硕士毕业生过去十年来的起薪资料,找出四大热门领域的“研究所起薪前五强大学”。
工程学群 清大52K夺冠,交大紧追其后“工程”范围多元庞大,从电机、电子、光电、化工、医工、材料、土木到少见的核工、能源等领域,不管国立、私立或技职院校,几乎都有工学院,对应的硕士毕业人数也最多。
究竟哪所大学校工程硕士最受企业喜爱,薪水最高?答案是清华大学,以52K夺冠;交大以51K排名第二,台大、中正并列第三。
清大工学院院长赖志煌表示,清大工学院历史悠久、系所多元,会根据当前产业趋势开设硕士学程,这正是清大工学院硕士毕业生符合业界需求的原因。
赖志煌说,跨领域学士班在各大学行之多年,但硕士班目前还是以单一领域为主。好在工程领域应用面强,可以相互结合,不再像过往会明确划分电机、机械、材料、信息等学门;此时,多元系所的实力就成为大学培育新一代工程人才的利器。
例如清大有顶大中唯一的“工学院跨领域硕士学程”,招生方式采推甄,严格面试每一位学生,学生要对自己未来两年跨域学习提出明确计划、目标与理由。一旦入选,会有两位不同科系的指导教授,带领学生双轨进修。
从跨域出发,清大工学院更搭配“应用X研究”链结式课程设计,以产业热门主题为导向,集结不同领域的教授共同授课。例如“雪铁龙能源学程”,就是由三个科系老师共同开课,也会合作争取政府大型计划,带领学生做集成性的实务研究。
赖志煌表示,单纯笔试成绩筛选,不如看学生对跨领域学习计划的自我设计,因为跨域最重要的是,展现对其他领域的好奇心与企图心,自主学习也是研究所教育的核心。
管理学群 台大、清大50K并列第一,跨域成新显学商管硕士人数近年成长幅度遥遥直上,也是国内各大学的经营重点。分析此次大数据,结果显示台大管理学院不负众望,拿下硕士毕业生起薪第一;清大科技管理学院则异军突起,以50K与台大并列,成为大黑马!
台大管理学院是国内商管领域的翘楚,名师辈出,引领潮流的哈佛个案研究法、EMBA课程,也是各商学院争相仿效的对象,毕业生受到业界推崇自然不在话下。
清大科管院则成立于2000年,相对年轻,成立之初就确立“多元选修”的办学方向,近20年因科技变革影响所有产业,理工为优势的清大硕士起薪一举追上台大。
清大科管院院长林哲群强调,其他学校的管院都是“纯粹的商管内涵”,但清大科管院成立之初就锁定四大领域,包括计量财金、科技法律、科技管理、服务科学,每一项都是以科技或数理为基础,结合管理与金融,贴近产业实务。“跨域是清大科管的本质,而集成型管理人才正满足台湾产业近20年来的数码转型所需。”
林哲群说,传统管院常见山头林立,清大科管所欢迎不同背景的学生前来,不管是法商、数学、信息等科系学生,都可以在此找到有兴趣的领域。在课程规划上,科管也借力其他学院,鼓励学生跨系修课,例如到信息学院修数据、AI,到理学院修统计、数学等,多元化学习,就是科管所的利基。
科管教学重点聚焦于企业在遭遇科技变革时的管理议题,因此也积极和业界合作,导入第一线的实务问题。
另外,在师资方面,除了聘请清大校友,也邀请科技大厂高阶主管担任学生们的业师。去年更引入“企业导师领航计划”,由EMBA在职专班推选20位毕业校友,一位校友带2~3位硕士班学生,做职涯咨询、互相交流。
科管院更设有院级的“职涯办公室”,加上全校征才计划,双管齐下,群策群力为毕业生规划未来就业方向。
财经学群 政大49K独占鳌头,校友遍布金控、公部门财经学群包含金融、经济、会计、风险管理等科系,是奠定台湾金融产业、法规、政策与资本运作的人才库。
其中政治大学更是财经领域老牌名校,不少银行金控高阶主管,以及历来多位财经阁员都是政大校友,金融业甚至流传有“政大帮”的别称。
政大财经学群的实力反映在雇主评价上,毕业生薪资以49K傲视全国。政大财经人才源头,是成立于民国47年的金融学系(当时名为银行学系),至今校友超过2000人,遍布各大金融机构、国内外大学和政府机构。
政大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江弥修指出,硕士班课程有两大著力点;第一是金融管理,注重传统货币银行与财经政策,例如“经济分析”这门课,就是从世界与台湾经济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剖析货银政策对于社会与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宏观的视野。
第二是财务工程,对应市场上的银行商品设计,包括产品定价、避险规划、投资操作,并与汇丰、国泰、元大、施罗德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聘请业师分析市场实务,让理论更贴近实务应用。
近年政大也聚焦趋势创新课程,一是“金融科技”,与资工系合作教学程序、AI、算法,让金融人才跟得上科技应用脚步;二是“永续金融”,例如开设热门的ESG,强调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让企业社会责任成为金融人的必备修养。
“除了娴熟技术,更要有社会意识,尤其金融海啸之后,有品格的金融人才,才是企业最需要的金融专才,”江弥修强调。
信息学群 交大56K称霸,信息为最高起薪学科在这个多数事物已被新科技与算法宰制的大资工时代,信息科系当红实属必然。哪间大学的信息硕士毕业生,最受企业主肯定?
答案是交通大学,起薪达56K,是四大热门领域中硕士起薪最高者。交大信息学院院长陈志成表示,信息学院由资工系扩展而来,目前有一系十所,70多位专任教授,既是系也是学院,不仅全台最大,放眼亚洲,规模也是数一数二!
理工是交大强项,在课程设计上就可看出,例如资工系针对信息应用七大领域,包括网络、电信、多媒体、生医工程、电子电机等,都开设了对应学程。陈志成自豪地说,“老师够多才能这样开,全台湾也只有交大资工有办法!”就有其他顶大学生抱怨在自己学校修不到想要的课,特地跨校来交大修课。
交大资工系系主任彭文志表示,资工系另一大特色是“实做课比例非常高”。
彭文志说,交大不论老师或学生的“工程师性格”强,教授无不积极投入产学合作,把邻近竹科高科技业遭遇的实务问题当做研究专题;课程设计包括“统整”与“实做”两部分,透过理论探索,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台湾高科技业的坚强后盾。
交大资工系学术与实务双轨并进,因此吸引台积电、玉山银行和交大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每年投资1000万元,持续三年产学合作。
陈志成说,由于学用合一,交大信息学院硕士班学生,九成学生硕一下就被企业预定,学生根本不用找工作,都是大企业主动上门找人。
工程、信息、商管、财经等领域,都是热门产业,起薪高的也都是知名大学,在以志向、兴趣为选择研究所的前题下,不妨参考一下这份硕士最强薪资表,可以让未来职涯的第一张薪水单拥有漂亮“好薪情”!
本文由:hth华体会 提供
全国服务热线